close

一般的推理小說通常都會具備犯人,手法,動機,推理這幾個元素

這部小說很特別的是"犯人"這個角色從頭到尾都沒出現

當然每個案件都有所謂的犯人,但最終的幕後主使或者說真正的犯人始終沒有抓到

"犯人"可以是一群充滿惡意的心理變態,也可以就單指人性裡面的惡的部分

自私,貪婪,卑鄙,狡詐,作者簡單地歸納為"利己者"

我覺得作者沒有點出確切犯人是因為這世上只有有惡意的一天,罪犯就一直存在

手法跟動機在故事中算是都有囊括進去,但不是推理小說典型的破案手法

這篇故事的架構其實很大,看似不甚相關的5個故事,其實是一個完整的大陰謀

這是一個120萬字的長篇小說,而且裡面涉及許多專業心理學及各行業的專業資訊

真的是滿燒腦的一個故事,不嫌專業知識煩人繼續看下去,故事的最後會得到莫大的感動

通常BL小說都會有兩個主角,可能視角稍微偏向某一方但基本上戲份感是差不多的

這篇故事前期兩方的對等感還差不多,到了後半很明顯主角就是林辰

林辰是心理學專家,整個故事大概都是林辰用心理學洞察先機去對付即將發生的案件

而刑從連的角色除了給林辰加狀態開金手指之外也有一個救贖的意義在

林辰身上的透明與光亮是經過極致的黑暗洗禮而來的

刑從連的角色讓林辰是個完整的人,會挫折,會沮喪,需要安慰,需要愛的正常人

通常推理小說的主角會除了主角威能全開外可能還會帶點英雄感,

林辰這個主角,除了心理學專業這個武器外沒有其他外掛,

並且給人一種身體羸弱心靈卻十分堅強的感覺

刑從連跟王朝的角色就是林辰的外掛,但是這個外掛是很有節制的

刑從連的家世跟王朝的技術只是加快辦案的速度,最後確切定位犯人還是林辰的專業

給讀者一種可以接受天才有一兩個不合理技能,但又沒有不合理到違反常理的範圍

其實這篇除了主角的對象是男性,裡面談情說愛的時間幾乎沒有,

BL小說不適合歸類這篇小說,這部真的是個大作

-------------------------劇透有-----------------------------------------------------

 

在看故事的過程說會覺得林辰真的是靠杯的衰,難道負責破案的人都有這種案件體質嗎

但跟柯南不一樣的是,這篇故事解釋了犯罪分子為何選擇林辰作為挑釁對象的原因

林辰代表了一種典型,一種理性又是正義人士的典型,心理學的專家

罪犯想挑戰與掲露的是人性的黑暗面,在面對道德挑戰的選擇時這些正義人士又會表現出甚麼樣的人性

是真善,還是偽善,當不得不做選擇的時候,兩方選擇都很困難的時候,正解又在哪裡

最後的故事五浮真的是看得心塞又心痛,都忍不住熱淚盈眶

為人性美好的一面,為犧牲奉獻的人們,也為了擁有普通良知的你我

故事的一開始林辰這個曾鼎鼎大名的心理學家卻在普通的國小當宿管

當發生第一起駭人聽聞的案件時,刑從連警隊才請林辰重新出來

林辰被打壓貶低至此是因為以前的一個案件

當地出名的4名所謂的富二代,4大世家認為是死在林辰手中,當然這麼重要的林辰的過去在最後才會真相大白

很玄通常也是推理小說的要素之一,不得不說真的案件真的寫的很玄

幾乎都是沒有線索的狀況要從結果去判斷犯人,手法,動機

故事分為一沙,雙程,三墳,四聲,五浮,五個部分

五浮大概就佔了故事整體的1/3,但也是最重要的part

以著名爭議的有軌電車難題為藍本,林辰遭遇了一個過去讓他難以忘懷的案件

(***電車難題,一邊鐵軌上有5個人,另一個軌道上有1個人,

如果不改變軌道失控的列車會撞上5個人,如果拉下拉桿改變軌道會撞死1個人,你會拉下拉桿嗎?)

林辰面對的是一個平衡裝置,一邊有16個被安眠藥迷暈的中下階層的人,甚至有1/3是有小前科的人

另一邊是4個清醒菁英分子,富二代,上流社會人士,其中黃薇薇更是他當成妹妹看待的人,也是他上司的妹妹

16個人士經歹徒金錢誘騙騙來的,認為只是做個簡單的心理測試

4位富二代是被綁架來的,跟那16個人說這裡很危險要趕快離開,但那16個人不聽勸

最後他們分別被放在兩邊的裝置,上面是近千度的鋼水,拉下拉桿有一邊會被鋼水燙死

犯罪分子的原意是將整個過程錄下來之後公開恥笑警方的無能

如果選擇4人輿論將會說難道有錢人才是人嗎?警方也會受到看背景救人的非難

如果選擇救16人,也是會遭受各種輿論的風暴而且林辰將會受到4大世家的報復

不做選擇轉身離開20個人都得死

不管選哪一個林辰都將會被噩夢纏身,因為他會變成一個間接的殺人犯

只有5分鐘的思考時間,不管哪邊都是人命,我相信生命的重量是一樣的

不管是大老闆還是流浪漢,沒有人本來就該死,但今天一定有人會死,光想就是個令人胃痛的情境

富二代的4位也在經受人性的考驗,為了好理解用ABC跟黃薇薇

A拼命的勸說林辰要選他們,那16個人是自己找死的傻逼而且誰知道那安眠藥是不是真的搞不好他們已經死了

B叫A閉嘴,如果林辰因為A的勸說拉動拉桿就算他們4個僥倖活下來也會一輩子活在良心不安中,他們也算是殺人犯

C一直都不發一語在做內心掙扎,因為C知道他們踩著的平衡板下有地雷

A叫黃薇薇告訴林辰那16個人其實已經死了,黃薇薇是醫生,說那16個人並沒有死

A是代表一般人在危急情況下的心理,說A自私嗎?但他也是為了活下去,他也有活下去的權利

B算是代表堂堂正正的人說的話,但也是只能束手無策

C是代表有知識與善良的人,一邊知道就算林辰選她們他們也不一定活得下來,一邊對於自我犧牲又下不了決心

但他們4個人又犯了甚麼錯必須得幫那16個人的愚蠢買單,而且是代價昂貴的生命

因為數量較少該死?還是因為他們家有錢該死?

那16個人又該死嗎?因為教育程度不夠該死?因為窮困所以該死?

沒有人是該死的,但捨己救人也是很難的決定

最後做決定的人是黃薇薇,他對林辰笑了一下,食指放在嘴邊比了個噓的姿勢,跳了下去

黃薇薇知道他說的任何一句話都會在林辰腦中不停撥放所以他不說話

黃薇薇知道他們其實活下去的機率很小,他幫林辰做了決定,他用生命跟靈魂保護了林辰

黃薇薇就是所謂的"利他者",與C做了對比,有人或許會說黃薇薇無權決定其他3人的生死

但其實黃薇薇他們是處於一個好像有選擇但其實沒有選擇的狀況下

那個瞬間我認為黃薇薇是偉大的,是美麗的,高尚的

林辰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假裝拉桿的人是他,不讓黃薇薇承受外界的批判

故事是循序漸進的,首先是短暫提了一下電車難題的實驗

後來講述林辰遭遇過的案件,甚至林辰因為這個案件的轉變,最後在面對犯人的時候將這個問題設陷阱丟了出去

我在看這段幾乎是屏氣凝神的,是難過的,是心疼的,是感動的

林辰用一個看似殘酷瘋狂的問題阻止了犯人對一個城市的屠殺

選出4個已關在牢中的犯人,讓三個城市的人民投票是否該用這4名犯人的死換取解救好幾個城市的人的解藥

選項只有是跟否,可以網路投票也可以像正是選總統一樣到投票亭投票

當然在現實中我相信我們的政府第一不會尊重專業第二沒有膽量下這種賭注

後面拋出另一個實驗,跟電車難題一樣的情境,但變成你將一個胖子推下去阻擋列車就可以救另外6個人,推嗎?

在上一個切換軌道的實驗中,89%的選應該犧牲1個人來救另外5個人

意外的推胖子下去這個實驗89%的人認為不應該推胖子下去

因為我們的大腦聽到這個問題認為搬動拉桿與個人無關是用大腦的推理區在判斷

而親手推一個陌生人下去跟自身相關,是用大腦的情感區在判斷

問題的問法與情境影響了人們對是與否的判斷,林辰利用這點對犯人設下了陷阱爭取時間

在正常人類中存在一普遍觀點——即人們認為為了實現更大利益而犧牲小部分是可以接受的

但在現實中,你不能主動強迫他人故意犧牲。

暫且算是最後犯人之一的沈戀,以大腦異常為藉口

腦子有病的人做出這種事情不意外也無法感受到各種複雜的情感

但故事另一個靈魂人物段萬山證實了

家庭無法決定一個人,大腦無法決定一個人,基因也無法決定一個人……

只有你自己決定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

 

當然在小說中塑造的人物都是非常典型個性鮮明的人

冷靜理智的林辰,正義可靠的邢從連,樂觀進取的王朝

犧牲奉獻的段萬山,自欺欺人的沈戀

但在現實生活中人的個性又豈是如此單純的

人性就是這樣的,求真,向善,憧憬美好,與與生俱來的動物性對抗到底

人之所以為人在於大腦與意志的控制,希望大家的人生都可以活出真正的自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shin11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